提高自我认识
大部分人对自己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,尤其是懵懵懂懂的孩童时期。如果父母和教育者能够给予正确的引导,那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也会更强一些,这是通过父母的积极反馈和鼓励来实现的。想预防表演型人格障碍,就需要家长可以从实质上认可孩子的成就和努力,而不仅仅是看外在的表现,不仅仅关注表象。
这样一来,孩子就可以在父母的鼓励和认可下欣赏自己的内在价值,而不是一味的把眼光放在别人的认可上,更不是完全依赖别人的评价来获得自我价值和自我满足。
学会情绪调整
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情绪调节能力大幅度下降,正是因为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,才会掩饰真实的想法,这跟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,如果父母能够鼓励孩子正确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,不要让他们将情绪隐藏在面部表情之下,并教会管理调节情绪的方法,就不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。
当孩子在不同场景下可以学会通过不同的情绪来表明情感,而不是通过过分夸张的方式来获取注意,那就说明这种方法已经起到了预期的效果。
懂得自我表达
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,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,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夸张的行为或言语,让周围人看见自己的存在,但是这种行为对于本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。所以父母或监护人应该从小鼓励孩子用更健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,而不是用这种过度博人眼球的行为,表达个性和情感。
说到底还是因为太在意周围人的看法,所以才迫切想达成别人预期的效果,结果却适得其反,只有建立正确健康的自我表达方式,才能规避表演型人格障碍。
培养社交技能
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之所以会有一些夸张的行为,就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,以这种方式来吸取周围人的注意,这跟平时社交圈子比较小,社交技能没那么强,都有很大的关系。如果有机会的话,可以多多参加一些团队合作或社交互动等活动,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会理解关心他人,也知道在公开场合中,通过怎样的方式跟别人互动是最恰当的。
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,就不会再依赖戏剧性的表现来吸取周围人的注意,而通过更健康的社交关系来得到别人的尊重。
创造稳定环境
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,自幼生活环境都有些特殊,因为没办法在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中长大,为了得到家人的认可和支持,只能使用更戏剧化、更博人眼球的举动,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。
如果家长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家庭环境,更一致的教育指导,那情况肯定会不一样,当孩子收获了安全感和信任感,就没必要再用这种方式来让外界了解自己的想法,所以适当的支持理解和指导帮助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。